价格飙升!全球远程防空需求井喷,红旗

无论是在乌克兰战场上还是在伊朗和以色列进行的导弹大战中,远程无人机、巡航导弹、中程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与远程防空/反导系统的对抗引起了极大关注。
虽然通常情况下,攻击方更受关注,但像S-400和「爱国者」这样代表顶尖防空系统的装备,地位依然居高不下。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,国产红旗-9终于迎来了重要机遇。
全球都在关注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导弹大战。
现代中高空防空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制S-75,经过数十年的演变,现在可以分为美俄中欧四大派系。在这些派系中,欧洲多国联合研发的「紫菀」系列性能虽不俗,但射程有所不足,因此受到了应用上的严重限制。中国的红旗-9B在基础数据上超越了「紫菀」,但由于问世时间较短,缺乏经验和口碑。
因此,俄罗斯的S-400和美国的「爱国者」依然在该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。全球为了获取这两款战略装备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例子屡见不鲜。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土耳其牺牲F-35A以换取S-400的情况。
更加鲜为人知的是,当时美国已经同意向土耳其出口价值35亿美元的「爱国者」,但土耳其仍然坚持选择S-400,并因此放弃了「爱国者」和F-35A。
土耳其选择S-400所付出的代价可谓是十分严重的。
考虑到土耳其选择购买S-400防空系统的代价,除了中断土耳其T-129武装直升机的发动机供应、F-16飞机的升级和后续交易之外。
这种代价可以说是罕见的,也能够从中体现出远程防空系统的战略价值。
事实上,尽管外界一直提到「十防九空」的格言,但绝大多数国家一直都渴望拥有先进而成熟的防空系统。上个世纪开始,远程导弹在局部战争中变得非常普遍,对应的应对方式大致有三种:
其一是像俄罗斯那样,即使有效防御同时也能够进行远程反击;
其二是像乌克兰或以色列那样,基本上能够有效拦截但反击能力有限;
其三是像伊朗在两伊战争中所采取的方式,通过远程反制迫使对手在双方受损的情况下放弃。
实现攻守兼备的难度极大,两败俱伤的结果并非一般国家所能承受,更不用说像生产或购买成规模的远程武器这样的举措,也是相当艰难的。
因此,最为切实可行且简便的方法仍然是采购远程防空系统,建立防空网络以抵御敌人的进攻。例如像塞尔维亚这样处境十分艰难的国家,甚至不得不艰难地从中国购买红旗-22导弹系统。
尽管其性能并不出众,但至少也可以称得上是中高空防空系统,从中也可以看出防空网络的重要意义。
实际上,沙特作为被誉为美国军火首要买家的国家,曾因为多种原因考虑向俄罗斯采购S-300/400远程防空系统,只是最终未能达成交易。
虽然国产红旗-9在90年代问世,但实际上直到2010年后才变得成熟。
然而在出口到土耳其的过程中,该系统遭遇了挫折。现如今,一提起红旗-9出口,人们就会心有余悸。
但实际上,红旗-9这几年在外贸方面的表现还算不错,已经成功卖给了土库曼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巴基斯坦以及卡塔尔等四个国家。
当然,红旗-9远远比不上S-400和「爱国者」这两大品牌,但对于国产远程防空系统而言,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就。现在,由于俄乌战争和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,世界各国都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。
可是S-400系统现在出口受到了严重限制,而「爱国者」的价格也一直在飙升。目前,一套基础作战单元的价格已经高达10.9亿美元,再加上培训、维护以及导弹价格飙升等因素,如无15亿美元预算,就难以购买。
不过,2020年,荷兰只花了2.41亿美元就购得了「爱国者-3」低端型号作为备用装备。
当下,全球对先进远程防空系统的需求远超供应,令人望眼欲穿。作为后来者的红旗-9在这个领域缺乏积累,原本很难赢得重量级买家的认可。
毕竟,这种战略装备的获得并非只是钱的问题,而是一般国家无法承担其出错所带来的代价。只有在紧急情况下,它才真正成为一些国家的采购选项,而不是在土耳其成为垫脚石。
在即将到来的大潮中,即使红旗-9B只是可以在市场上分得一小部分份额,对国产远程防空系统也将是巨大的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