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皇子的密集教育比现代更甚
皇子6岁即入学。每天凌晨5点,皇子们走进尚书房;12点午饭,饭后继续学习至下午2:30或3:30方散学。晚饭后则是练习射箭的时间。一年中,除了元旦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皇帝诞辰、皇子生日外,日日如此。这种学习直到15岁封爵娶福晋分府为止。
没有被分派差使的皇子,仍需在尚书房读书,只是课程和时间相对较少。清代皇子一般读书都要读到二三十岁以上。尚书房课程分为两种,一是汉文经史,一是满语诗射。汉文经史由汉文师傅教习。尚书房师傅经皇帝严格选择的军人及文人担任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设尚书房总师傅,多由朝廷重臣或翰林院掌院学士担任。满、蒙语及骑射的教习由满蒙谙达充任。
皇子们在尚书房师傅的督导下,学习汉语熟读经史子集,习作诗文;在满蒙谙达的教习下,学习满语骑射。经过这样严格的训练,清代皇子大多成为满汉兼通、文武兼备的人。